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新竹郊外)

1961年,席德進以專職畫家的身分定居台北已近十年時間,時值受邀訪美考察現代藝術的前夕。這期間與藝專同學廖未林(1922-)從事郵票繪製和插畫,為人繪製肖像,也投入藝術陶瓷彩繪的先河,個人藝事的追求,一方面仍堅守以寫生為創造之根基,另一方面也投入現代藝術的探研,鑽研抽象繪畫。 這件《風景(新竹郊外)》水彩作品,展現席氏長年投入寫生逐漸開始發展出的個人風格,回顧他來台初期在南台灣風土、風物的啟蒙下,捨棄學院訓練從頭面對自然,以大量的水彩、素描寫生,訓練自己的眼手心,嘗試捕抓地方的性格。畫面中飽含水分的渲染技法使用,以及濃鬱幾近墨色的青綠、藍紫主色調,或可視為他對台灣北部經常因雨潮濕的濕潤氣候的視覺化回應,他說道「用自己的氣質去解釋它」。同時早期以線條勾勒、界定物象的表現已明顯減少,而線條的用筆已臻熟練;近中景以線條直接寫就的幾株樹木,用筆肯定有力,乾濕筆與飛白兼之,充分傳達樹木經風的堅毅姿態。掩映在樹林間的屋舍,以墨黑、留白及磚紅色調凸顯,讓色調濃重中交織輕盈,沉鬱裡乍顯活潑生氣。最近景的一帶留白,尤其讓畫面成為可呼吸,可居遊的想像投射體。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