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在1962年遠赴美國,1963至1966年走訪歐洲多國,1966年回到台灣定居。此作描繪船隻停泊的港岸,畫面中,色彩最為鮮豔的部分,在於不同船隻之上。水面、天空與遠山,施以不同層次的藍色,留下寬廣的空間。近畫面中央處,裝飾十字架的白色教堂隱身於船隻後方,幾位泊船者立於岸上交談。作為畫面主角的船隻,各自擁有不同的色彩,在淡色背景的襯托下特別突出,彼此相依、排列的配置,為畫面營造視覺上的透視感。 此畫繪製於1966年,推測應為席氏於歐洲旅行時留下的風景寫生。席德進自出國前,即常在街頭尋找景觀作畫、實地寫生,這樣的習慣延續至1980年代後。1970年代後,席德進經常描繪台灣山水,並將水墨與水彩技法相互融合,除了描繪山的量感,席德進偏好晨間景色,喜愛描繪水量豐沛、水面乾淨的水田。此幅描繪港岸船隻的水彩畫,或許可以在創作風格上,提供後期山水畫明顯的參照。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