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巴黎街頭

席德進(1923–1981),四川省南部縣人。1948年杭州國立藝專畢業之後渡海來台。1962–1966年遊學歐美,受到硬邊藝術(Hard–Edge)、歐普藝術(OP Art)較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席德進的水彩作品〈巴黎街頭〉隱約可見,畫上簽名「席德進,Shiy,1964」。 1963年,席德進由美國轉往歐洲,爾後在巴黎定居三年。由於他在美國即已接觸普普藝術(Pop Art)並深受影響,身處巴黎的他乃從庶民流行文化的觀點出發,反思現代繪畫的種種表現形式。〈巴黎街頭〉以普普藝術回歸具象題材的觀念從事寫生。席德進以他著名的硬挺褐黑線條框畫建築輪廓,櫥窗則直接以色塊構成,畫中景物造型明快,不因渲染技法而模糊。鮮麗櫥窗裡的紅、黃、藍、綠等原色,或有馬諦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 1869–1954)的影響,亦屬歐普藝術平面裝飾趣味的反映。 在構圖方面,〈巴黎街頭〉別具隻眼地選取街道交匯處的三角窗入畫,櫥窗之前布置交通標誌與汽車行人。櫥窗兩旁的街道以線性透視法向後延伸,構圖布局左右對稱,鮮艷櫥窗正面迎人;為避免對稱性構圖的呆板,乃將櫥窗略偏右邊,再以左下方的汽車行人平衡畫面。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