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吊橋

1970年代期間,席德進渴望透過直覺去抓住動態,在此之前也曾繪製過不少橋樑的速寫。《吊橋》構圖精簡,色彩幾乎僅用灰色調,並以乾擦線條作為對象輪廓與造形樣態的捕捉。他以俐落線條,準確地描繪橋樑的形貌;橋上有著三兩行人的剪影,橋樑後方彼此相鄰的民房,則以均勻的灰色填滿,並以線略微勾勒外形。透過建物、橋樑、電線等物件各自適切地描繪,展現席氏速寫技法以及對水份掌握之純熟。宛如攝影術一般捕捉下的橋樑風景,融水墨與水彩之本質,帶有傳統東方文人畫之寫意。席德進曾發表過從歐美遊歷歸來後的想法:「我們是一個有容納的民族,而且極為強韌,我們吸收了就變成自己的,我們從來也不曾失掉過自己。」此作品呈現出席德進觀察下的城市變化,也可視為席氏在歸國後,面對現代化下環境變遷的思索。 出處:陳佳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