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倫敦碧卡迪里廣場

1963年,時值席德進旅居於歐美的期間(1962-1966),他正接觸到普普藝術(Pop art)、歐普藝術(Op art)等風格,同時,在國外的四年時間,他到過的城市多達五十六個,此期間的水彩作品正是為這些旅途中的所見所聞記錄,而《倫敦碧卡迪里廣場》即屬於該類型的寫生創作。畫面中可見人車熙攘的碧卡迪里廣場,構圖由前景較為空闊的空間,到畫面中央所豎立的地標物,向後推展至林立的建築,並透過車輛行經方向暗示出的空間深度,其中關於元素的描繪,大多是以線條輪廓出物象,色彩的選用極為繽紛,沿用在台灣時常使用的色塊方式上色,由建築的垂直面、路燈、中央地標物所形成的平行架構,與塊狀的色彩之間達到既穩定又生動的效果。整體而言,此類的街景水彩作品,為席德進在歐美時受到普普藝術等潮流影響的創作,提供了另一個不同的理解面向。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