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雙牛

席德進1966年回台後,即開始投入台灣民間文化的采風與資料收集,加上農家出生的背景使他對於鄉土的依戀,對於田園景物的描繪,更是創作生涯中重要的要素。 《雙牛》為席德進甫自歐洲歸台後的創作,此時期席氏特有的水彩創作方式尚未完全成熟,但部分水墨筆法等元素已運用於作品中。此作的創作風格與席德進旅居歐洲時期的作品類似,有較多且完整的景物描寫,畫面細節的描寫與顏色層次處理較多,如遠方的建築屋頂與近景沙洲中的水牛與水草,色彩的處理就使有鮮豔且不同的變化,可以看到席德進此時對於各種創作技法的試驗與研究。 藝術家取景所選擇的描寫對象也較後期多樣,多層次的樹木、田野間的人物、田地、牛隻、沙洲、水面等等,與後期創作中僅以單純的山川田園搭配的極簡構圖,在風格上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可以知道席德進此時仍在摸索自己的創作路線,但已逐步探索出將傳統水墨技法融入西方媒材之中的方向。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