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48年來台以後至1960年代初,一般被視作席德進水彩繪畫演變的第一段分期,其創作風格還未定,部分作品帶有習作性質,卻可從中窺見藝術家所關注的重點,如鄉村風景、街景、廟宇等台灣獨有之地方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船亦為席德進長期關懷的主題之一。 《船》一作的整體構圖沒有詳細規範,用筆不注重章法,線條強烈直黑,無論前景的船或背景的建築形象,在造型上皆予人一種簡化之感,帶有草圖意味。另外,由於設色未過於強調光影變化,故視覺上呈現強烈的平面化感受,可以說受到西方現代繪畫影響深遠。 1952年席德進從嘉義移居台北後,開始受到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早期作品影響,具體而言,席德進在這段時期的水彩作品構圖繁複,平面性重於立體空間構成,不強調明暗光線變化,線條筆觸恣意狂亂,色彩表現重於色調的整體調和。 出處:林祖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