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描寫自然要注重本質和性格,不要重視它們的現象。畫畫不是描寫對象,是描寫對象刺激我們的一種幻象。」,席德進1949年的日記描述,顯露他對自然寫生的觀念在於本質的重視,而非僅此於表面的視覺。《風景》是席德進對鄉村景色的凝視,人物線條簡略率性,具有寫生速寫的特性,前景農田,以土地褐色和農田綠色同色系的墨彩交疊暈染,綴以些許鵝黃賦予畫面韻律感,寫生自然性格而非完全紀實,以捕捉濕潤模糊亞熱帶氣息為主。近河岸的小屋輪廓線濃色筆直,帶有其粗細一致、俐落的素描美感,而後中景的河流和大筆橫刷的綠岸,以及遠景氤氳隱約的景致,則可窺見席德進往後將山景推遠,水墨交融、大筆橫刷的山巒景色。席德進此時期的水彩作品,跳脫1950年代初期色調隨物賦彩,謹慎的紀實描繪,用色與筆觸堆疊更加自由澄澈。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