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1923–1981),四川省南部縣人,1948年杭州藝專畢業之後渡海來台。1960年代的台灣畫壇,以「五月」、「東方」為代表的現代繪畫方興未艾;席德進在創作抽象畫之餘,卻也是較早回頭反思台灣鄉土藝術的畫家之一。雖然席德進直到生命最晚年的1970年代才較集中地以水彩畫表現台灣風景,但是,從繪畫風格來看,這件〈廟〉應屬於1962年遊學美國之前的作品。 此〈廟〉以內殿神龕之前的祝禱人物入畫,紅、藍、黃、綠等各種原色對比鮮麗;畫面明亮,不同於台灣常見廟宇的室內昏暗。構圖採中軸線對稱布局,景物眾多而層次井然,卻是以水彩直接地作速寫式的描繪,沒有鉛筆輪廓線。大筆觸的平塗技法間以少許留白,線條與造型顯得較勁挺而俐落。 席德進對於民間藝術的喜愛,其來有自。他曾於1941年考進「(四川)省立技藝專科學校」學習美工、漆器、印染、建築等科目,其後雖轉校投考「國立藝專」,「國立藝專」亦有執教該校的留法工藝美術家雷圭元(1906–1989)。這些學習經歷多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席德進產生影響。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