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屋

1963至1966年旅居巴黎期間,席德進同許多世界各地的來創作者一般,以畫藝維持生計,在最能表徵藝術之都巴黎浪漫風情的蒙馬特(Montmartre)小丘廣場(Place du Tertre)為遊人畫像。 這件《白屋》以水彩速寫的方式記錄了廣場周邊一隅。席氏站在小廣場中望向諾文斯路(Rue Norvins)路口,描繪了街角咖啡館的建築以及露天咖啡座。在這張作品中,席氏以物象和色彩的繁簡對比,讓該地的人文風情特質盡現:對比於建築物的簡潔勾勒和單純色彩,街道上簡筆勾勒與色面交織出熙熙攘攘的遊人,彷彿凝結了鼎沸的人聲,人群蜂擁處一名畫家架著畫架露天作畫,這是小丘廣場的日常寫照;畫面左右兩側紅、黃與藍色彩鮮艷的餐廳門面,夾出畫面中央的路口,此處建築相較簡單勾繪,留出天空與街道的餘白,暗示著曲折的街道動勢;樹幹枝枒崢嶸朝天的有機型態,對比幾何方整的建築;循路再往深處,是未畫出的著名景點聖心堂,而一對遊人從遠處向著我們走來。 在簡與繁、色彩與餘白間,揉合了西方透視與中國畫的意識之空間。臨場感強烈的《白屋》,言有盡而意無窮地拉出了街景繪畫的空間張力和場域故事。這是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 1883-1955)的蒙馬特,也是席氏鍾愛的蒙馬特,蒙馬特日常印記了畫家熱切的藝術夢。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