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北新面貌

這幅創作於1968的《台北新面貌》,曾出現在席德進於1969年刊登在《旅行雜誌》一篇名為〈台北新姿〉的文章中,作為配圖之用,並補述說明「並行式陸橋使交通進入立體化——中山北路」,在此文中席德進觀察著台北現代化的過程,並表示儘管台北正在開發與改變,依然飽含中國文化的底蘊。在畫面中,席德進藉著強烈的速寫風格,形構車輛行駛的速度感,以及都市快速緊湊的生活步調,開向陸橋的車輛被施以紅、綠對比的色彩,愈往橋面盡頭愈擁擠渺小,是畫面中的最具張力的部分;一旁的陸橋,則以簡潔有利的灰色線條,描繪出建物的水泥質感。作品中車輛開向陸橋的另一頭,遠方之處一座山巒聳立,灰藍色的山形與留白的天空之間,因渲染形成模糊的稜線,如此的表現與不久之後席德進走訪鄉野田疇,所形成的風景畫之間有著高度的相似性,而畫面中如同黃昏斜陽的鮮黃色光亮,似乎也在暗示著席德進心中所嚮。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