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1977年歐美遊歷返台後,致力傳統民間藝術與古建築的探訪調查與繪畫紀錄。得自旅居巴黎期間飽覽東方文物、書籍的感動和啟發,席氏在投身抽象藝術與潮流藝術的洗禮後,重新連結自身文化的根源:幼時故居空間、母姊精湛的傳統手藝等等根植民間生活的種種美感體驗發酵著,敦促他加快腳步在社會型態轉型的時代洪流中,為無人重視、不見天日且隨即要煙消雲散的民間藝術,留下身影紀錄。 這件水彩作品《馬》,推測出自對古器物的描繪,以靈動而肯定的線條勾勒出對象的造型輪廓後,再略施灰、赭石和灰青色的淡彩,不僅暗示、立體化物件的量感,並透過些許飛白的用筆色面,粗略暗示質感。席氏的描繪,整體反映民間藝術以「象徵的手法,將自然形象點形化表現出來」的特色,強化突出器物本身渾厚、質樸、古雅又生動的精神。源自旅居國外的文化衝擊與反思,席氏開始正視藝術家的創造與土地連結之關係,不斷地深入鄉野捕捉民間藝術與建築的采風,在漫長的探索創造旅程中,持續追索、定位何謂現代的、中國的畫家,何謂現代中國畫,以融會貫通東、西繪畫特點的兼容性,開創獨具個人風格語彙的地方色彩創作。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