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灘

席德進求學時期,受到林風眠(1900-1991)老師的影響甚多,讓他追求自然的真理,此外他也與許多藝術家有著良好的友誼關係,時常以書信往來連繫交流對藝術的想法,他曾寫到:「我最愛台灣的那些鄉村小鎮,有年暑假,我在麻豆住了一月,那一月對我一生及我的水彩畫的轉機都有重大的影響…」席氏回憶著他在嘉義教書之時到處寫生,在接近自然後,對色彩更有充分的了解。求學、教職至他的生活,他僅崇尚自然,自然是他創作的一切根基。 在《海灘》一作中,席氏以暈染及平塗的水彩技法,描繪一片純澈透藍的海岸線,連貫天際與沙灘,天空的色彩多樣,粉藍色的天空帶著淡紫色、淡粉紅與淡黃色。沙灘的右側,有帳棚、小屋等遮陰建築以及乘涼的人群,在自然風景裡僅占一小部分,卻使畫面更生動活潑。席氏於不同媒材的創作,仍保有他的創作精神,他以觀察、感受繪畫自然,並使作品有臨場感的表現。在席氏的藝術途中,秉持著理念,運用各種媒材的結合形成新風格,也為台灣美術史的發展另闢新的篇章。 出處:李怡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