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以濕潤的筆觸渲染出暗色調的天空,並以同是饒富水分的筆法,先染後點地描繪出下方前景的樹稍,從而夾帶出這幅畫的主題《屋》。從他取景的方式來看,此幅畫作採取高視角的構圖,因此,我們從畫面中只見前方的樹梢和帶有斜屋頂的房子,而不見他在大多數的風景畫中所表現的深遠空間,反倒像是在屋落群聚的城市頂樓所見的日常風景。看似密集的屋群占據了畫面當中三分之二的畫幅,席德進運用灰綠、白、暖黃等幾個淺色階變化的區塊,構築出房子的牆壁,同時細心地表現出牆壁在屋頂的覆蓋下,交界之處的光影變化。在看似快速點下的幾個深色方塊,則描繪出房子的窗戶,同時也在牆壁垂直的立面中,為畫面增添了幾筆活潑的律動。畫中作為遮風擋雨的屋頂,則一改風景畫中近深遠淺的表現方式,反之以近淺遠深來強調出與天空鄰近之處的幾處屋頂。畫面中的線條表現亦然,與前方樹稍交界處的房子,以中間色調的色塊和線條勾畫;而在畫面中間水平以上的房子,則是以明度對比更強的牆壁配以顏色更深的屋頂,增加畫面中的對比效果。同時,席德進也不忘用較深的筆觸,畫出前方房子較為深入的空間,以及用較細的筆描繪出如梯子、欄杆、樓梯還有遠方矗立的天線,將城市樣貌如實呈現。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