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山)

「假如我們不是那麼狹義地去解釋水彩畫,我們何嘗不可以說中國宋代的潑墨畫法不也是水彩嗎?所以不同的,是中國畫以墨為主,以墨當色吧了。」,水彩畫之於席德進,只是另一種具有色彩的水墨顏料,然而其作為創作媒材之外,「對景寫生」的戶外寫生觀,乃是不同於傳統水墨的室內作畫。 喜愛寫生的席德進,常以山水自然為題材,具有水墨意味的水彩畫《風景(山)》,便是以低限色彩交疊出層巒疊嶂的山谷。類似水墨大筆暈染,從前景的青綠草原開始,到後方山谷的深黑又緩慢地漸淡,直至天空的淺黃,層層漸變的山巒,簡化山巒的立體感,而以前後排列為空間營造,似乎也呼應著西方大氣透視法的深遠效果。整體用色調性統一,有如水墨畫墨分五概念,可見畫家「寫生」中的自我詮釋,以濃淡、乾溼開展山巒的氤氳與層疊,將中西營造空間的方法溶於一爐,是內化後的自然流露,簡單大片暈染,在極簡色彩緩和的漸次變化中,萃取出山間的寧靜。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