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凰木

鳳凰木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十九世紀末引入台灣。鮮豔奪目的紅花襯上鮮綠色的羽狀複葉,名列世上色彩最鮮豔的植物之一。台南市昔日曾滿城鳳凰木,鳳凰木曾為市花。視台南為「家鄉」的席德進,在文章〈古都台南〉記敘時,於開頭與結尾,均以六月火紅綻放的鳳凰木來起始與作結,「六月裡,古都的鳳凰木在向你招手」,強烈日光下的鮮明色彩,盡顯其對城市印象之深刻。 席氏曾對畫家李文漢(1924-)提點,現代畫家應該從現實生活中取材,不應該再因循或受限於過去題材裡,「我們在台灣住了二十多年,依然有人還在畫梅花、牡丹。就沒有人敢畫鳳凰木…」,其認為應發掘屬於一個地方的真實,創造出屬於現代的詮釋。席氏以水彩媒材結合中國寫意花卉的手法,在半濕的畫紙上,點畫出燃燒古都夏日天空的鳳凰花。構圖布局上,墨黑斜枝的枝枒上盛放著花朵,襯著幾許綠葉,其餘盡皆留白,有著中國折枝花卉傳統的意態;盛放如蝶般的火紅花朵,透過幾回的色彩疊加點染,傳達出枝頭花團錦簇的樣態。在這幅作品中,深刻傳達「這塊土壤的真實」,宣告現代中國畫家的使命。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