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是以平視的視角描繪景物,將山體作為構圖的主體,前景保留少許空間,以點狀、帶狀的筆法繪出小樹叢,色彩為淡綠與淡褐色。中央巨大的山,僅以淡色的線條勾勒輪廓與山石的紋理,山頂有以飽含水分的筆觸所描繪樹叢,天空則保留簡潔,整體畫面顯得寧靜素雅。由題材與創作手法來看,席德進以山為主題的創作多集中在1970年代,此時期常以靛青色與濕潤的大筆疊刷出山體,山勢呈現塊狀,不同於早年的創作則具用色多彩的特色。從《山》中描繪前景樹叢的筆法,可觀察出是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影響下風格的延續,而透過此作的實踐,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家的筆法僅被借用來描繪台灣的山景,這當中更多的是以台灣景物作為思考起點與原動力而產生的創作。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