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歐美歸來後,席德進就往台灣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地方、空間和造型中鑽探。古厝的建築形制和造型,即是席德進親炙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立基點。《屋》這件作品,經由燕尾的表現,使我們得知該處即是一個表徵信仰文化的廟宇。在構圖的擬設與鋪陳上,席氏採取近乎仰式的觀看視角,抹去慣常中國山水畫中對於空間、距離表現上的處理手法,在色彩鋪染和線條勾勒的表現上,營造建築物本身的造型之美與量體的肌理紋路。而在水與色彩份量的拿捏中,席德進採取線條勾勒建物和景物界限的姿態,應和著由水和彩不同程度融合之下的空間線條與肌理。在此,水彩畫的渲染在用筆線條的描繪之下,表現出近乎水墨中墨與水交相作用之下的空間意境。這是席德進晚期風景慣常採取的表現技法。同時,水彩的創作本身,也是其回歸個人創作本真性的最佳媒材。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