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紫色花

1970年代,席德進開始花卉畫的創作,回顧其所有「花卉」創作,除了在技法上結合了水彩與水墨的技法,他積極以台灣所見的花卉品種為題材,試圖追求創作方法上的革新,並傳達出在地的文化內涵。席德進曾說道:「台灣沒有梅花、牡丹,可是畫梅花牡丹的畫到處可見。為什麼住在台灣二、三十年就不敢去畫鳳凰木花?或本地的花卉呢?難道只是因為古人沒有畫過,就無從著手?」此幅《紫色花》,席氏在藤蔓、葉片與紫色花三者間的空間配置,展現花朵纏捲於藤蔓之中的樣態。花朵本體透過暈染的技法,展現其垂掛於藤蔓的姿態。順藤而下的片片綠葉,由於濕筆的運用,柔和了葉片的輪廓邊緣,錯落有致地攀附在細枝藤蔓上。席氏透過寫意筆法,展現眼前花卉的輕盈姿態。 出處:郭芳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