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色建築

《黃色建築》以一間有著圓形的拱門和高聳的塔樓、類似仿羅馬式的集中式建築,為描繪對象。畫面中大面積的黃色,搭配咖啡色的屋頂,使得整體建築看起來平穩而莊重。一旁的大樹以隨性、有力的筆觸,呈現奔放瀟灑的生命力,而畫作中多處可見水彩結合水墨暈染的表現手法。席氏於1970年代開始嘗試中西技藝結合的創作形式,此畫作中的異國風景,或許為其1975至1978年,前往中南美旅行期間的畫作。 席德進曾說:「假如我們不是那麼狹義地解釋水彩畫,我們何嘗不可以說中國宋代的潑墨畫法不也是水彩畫嗎?所不同的是,中國畫以墨為主,以墨當色吧。」他結合了水彩與水墨,將墨色、線條帶入水彩畫中,豐富水彩的表現;也將水彩帶進水墨中,賦予畫龍點睛的清新效果。將風景畫注入水墨畫的精髓,帶給觀者更豐富的視覺感受。 出處:朱珮瑄,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