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風景畫作的一大特質,在於其將西式水彩與中國水墨的用色、技法相互融合,以寫生表現現實的景物。席氏與國畫的淵源深厚,幼年接觸張大千(1899-1983)的畫作,藝專時期雖主攻西畫,亦曾修習水墨畫,當時的山水畫表現張大千的風貌,並受林風眠(1900-1991)等老師的感召。1948年藝專畢業來台之後,1950年代的席德進,曾相繼任職於不同的陶瓷、陶藝公司,當時他所刻畫的陶瓷,直接繪畫於胚體再以其它釉色燒製,流動的顏色富有水墨趣味。此幅《風景》畫作,採席氏慣用三分法的簡約構圖形式,凸顯眼前景致空間的廣闊。畫中的山景,以大面積渲染、擦染表現,既具有水墨破墨、積色的技法表現,亦讓人聯想陶瓷釉料流動的用色。縱向、橫刷的暈染筆觸,形塑出形同中國水墨山水的空間感。席氏此幅風景畫作,雖以水彩繪製,卻別具墨韻淋漓的筆情墨趣,亦富中國文人畫寄情於景的精神。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