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除了以秩序式地橫向刷染表現台灣風景平緩、廣闊的地形,以縱筆塗染呈現跌宕起伏的山脈地勢,亦是席德進1970年代之後的風景畫中,發展的樣貌特質之一。他畢生追求實地寫生,走訪台灣各地,並將水彩畫作融入中國水墨的筆法與情韻,繪製出具文人畫特質的台灣風景。此幅《風景》一作,似乎為了呈顯眼前山景的地質與地勢,有著更為多變的技法展現。前景處以不同色調與水平渲染所產生的變化層次,表現出平緩的河床與溪流;中景處,以淡色刷染,夾雜快速乾擦的縱、斜線條,表現突然屹立於眼前陡峭、光禿的山壁。山頭處再以重色暈染點綴,對比背景的留白,強調出山脈交縱與界線分明的地形輪廓。峭立的山壁與平坦的溪岸,恰好形成一動一靜的對比。畫面中交錯著枯黃、翠綠的色調,如同暗示當時季節更替之際,趨於蒼茫、蕭疏的景致。席氏風景畫作的一大特色,在於其藉由與現實景物連結,傳達其獲取於自然的感動。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