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進多以水彩畫花卉,畫面中盛開的黃花應為阿勃勒,國美館的席氏典藏中,專畫阿勃勒的水彩作品共六幅,僅此幅有註記下年代。 畫面以橫幅呈現,橫伸的枝枒垂墜著花串與枝葉。畫家將底打溼上色,淡藍的留白空間作為基底,淺綠與橄欖綠、黃橙與黃褐等層次的色塊由淺至深疊加。黃與綠彩隨著水份擴散而生的色形,形體的界線與底色、周遭濃彩的空間交錯,水份暈出的圈形使花葉的實體仿似正與當下空間的水份、氣流共存,也產生景深。植物莖脈,以乾筆勾勒;褐色飛白筆觸,製造垂絲般的枝枒,這些線條將水份充盈而拉平的色彩塊面重新提昇,為流溢的色彩製造穩定的骨架。 此作題材席德進選取台灣常見的植物品種,畫中斑斕色彩,正是作品當年(1976)畫家所言「將墨韻轉為色韻」的體現,構圖著力於局部特寫,技法則融合水彩色彩與水墨筆法,顯露席氏所致力突破當時畫壇守舊氣象的方式。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