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在1970年代的作品裡,席德進常運用「濕中濕」這樣的色彩渲染為表現手法,除了此幅《風景》之外,與同期的花卉畫作《花(蜀葵)》,皆以實地觀察的方式,細緻描繪出台灣各地人文與自然相融後所孕育出來的樣貌。在席氏系列花卉作品的表現中,並非僅止於傳統山水畫作中常見的梅、蘭、竹、菊,尚還包含南方特色植物,木棉、牽牛花、大葉榕、鳳凰花等。此幅《風景》中的主角椰子樹,即歸屬在熱帶植物的種類當中。 畫面中的椰子樹以如同水墨沒骨的畫法,採用色彩大量暈染,由淺綠、深綠至墨綠,將疊加的色彩相互交融於擴散流洩之間。停在岸邊的車輛以對比於綠色的橘紅色呈現,輪廓在色彩形構中輕微暈散。水平的三段式構圖,切分出前、中、後三部分,中段的留白賦予上下兩端的色彩一處喘息空間,凸顯出畫面的層次,最後以略乾的深色筆觸點綴於椰子樹及人物上,強調其重點,深、淺、輕、重間掌握地恰如其分。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