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的風景作品涵蓋自然景觀與風土生活,例如:村景、台灣老建築、樹與屋等題材。且其題材種類與數量隨著不同時期有著鮮明的變化。席氏於1950年代初到台灣時,多關注村景或鄉下街景;隨著時代背景的轉變,村景逐漸為街屋民房取代;晚期作品中更可見大量古建築作品,且人開始退出面,建物更融於自然之中。1962至1966年之間出國的作品,則以建築為主要題材。顯然歐美強烈而多樣的建築造型喚起他對台灣古建築的關注,席氏於1966年返台之後,有意識地關注台灣古建築,並藉由建築深入了解常民文化與地方特色。 此作品《風景》(1975)題材為教堂風景題材,為席氏晚期作品。構圖以草地和樹林為前景,畫面偏右聳立一橢圓形的穹頂的天主教堂並藏於樹林後方,畫面左方則另有小塔。整體色調深黯,主景由灰黑色混搭深綠色組成樹林與建物;地面以淡黃綠色刷過並襯出主景物。席式水彩的作畫方式經常先將紙面打濕,再逐步勾勒線條、暈染。此畫作中,他先以線條勾勒建築輪廓線後,再敷以不同層次的淺灰黑色於建築體上,在紙張未乾之前,完成具有暈染效果的水彩畫作。 由於席式曾於1975年8月至天主教堂國家菲律賓旅遊寫生,且畫中教堂佔地面積頗具規模,推測此畫作可能是其旅遊當地的寫生作品。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