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鳳凰木)

席德進1971年開始描繪花卉,將隨手可得的自然入畫,以燦爛的鳳凰木入畫,席氏不以整棵樹作為描繪對象,而是將鳳凰木的某一個局部,仔細觀察刻畫,街角、路邊常見的鳳凰木窺見出藝術家獨具慧眼之眼力,以及「微觀宇宙」之細膩情思。 在構圖的描繪上,右方的樹枝與樹葉色彩較重、顏色較深,花瓣的數量也較為密集,前景的樹枝,色彩較重,彩度較高,是整棵樹重要的一部分。主角的花瓣運用了純紅色居多,並以大筆觸與濃彩,將花瓣層層疊疊地描繪出來;而左方的樹枝是較遠的樹枝,席氏運用較淺、較淡的色彩,水份的運用較多,花瓣的數量也較稀疏。不同虛實濃淡的花瓣,呈現出前後空間的虛、實層次感,而在左上角的留白,象徵著遠方的天空,讓觀者有想像的空間。 席德進運用中國水墨之筆法,來描繪日常生活之場景,如羽毛般的鳳凰木的葉子,用色淡雅樸實,葉片輕盈如隨風搖曳,使觀者細膩咀嚼生活點滴品味,即使是平凡之場景,藉由藝術家之筆,表現出充滿意境、扣人心弦的理想情境,描繪樹梢或樹枝某一角,表達對生活的細膩觀察。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