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的水彩技巧最為人所樂道的部分,是其對水分和顏料之間的控制,與渲染技術的掌握。此外,席德進深入刻畫台灣鄉土景物的作品,除結合中國書畫的技法理念,也發揮西方繪畫寫生對景色變化的觀察,讓畫面除具有東西方藝術的特徵外,又同時兼備了層次豐富的氣韻與意境。 此幅畫作,除近景的樹叢有較具象描繪外,背景處則利用紙張底色的留白、在濕中濕的大筆渲染下,結合不同層次的綠色、土色的色彩變化和水痕的流動中,建構出另一個完整的空間:這是一個隔著水面的岸邊,對岸是充滿生意盎然的濕地植物,水面上也有不同的植物與其倒影等景色。近景樹木的描寫,如枝幹的運筆、點葉部分則運用傳統的書畫技法,讓畫作除了水彩渲染外,也兼具了水墨與花鳥畫的用筆的技巧與美感。 席德進擅長運用媒材的特質,如水彩明亮的彩度與水墨宣紙渲染時的暈染效果等,利用材質間的變化來達到完成畫面所需要的意境。例如搭配不同的色彩與濃、淡、乾、濕的水分差異,創作出朦朧畫面的同時,又能具體描繪景物的明暗層次。而媒材運用的巧妙,可以從中看到席德進對於藝術創作的投入與貢獻,更是他對於創作持續嘗試與努力的成果。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