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在技巧與媒材上,自1970年代起揉合水彩、油畫、素描、水墨等東西方藝術創作的技法與效果。故席德進許多作品很難直接分辨歸類,目前多以墨色與色彩運用的程度做為其作品分類的依據。 在此作中,席德進使用類似古法「墨分五色」的呈現方式,僅以單色調的灰色做為整件作品的創作基調,以溼度的變化,讓顏色產生深、淺、濃、淡、乾、枯等不同效果;構圖上採用隔江兩岸的方式將畫面區分為三塊,遠景部分運用水往低處流的特質,讓代表薄暮天色的灰色,自上而下漸層地與地平線會合。中景部分以留白的方式呈現水面,搭配較濃色調的沙洲、船塢凸顯色彩的明暗,近景以大筆橫刷淺灰的方式,搭配稀微的濃彩點景。 此作品大量運用傳統水墨畫的創作方式,也發揮寫生中對景色變化的觀察,讓畫面雖類似水墨畫的單色系卻同時兼具豐富的層次感,也做到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光影的效果,呈現席德進結合各方特質的繪畫理念。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