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房(燕尾建築)

具有水墨意味的水彩創作,是席德進藝事探索中發展出來獨具個人特色的風格與語彙。 水彩作品《民房(燕尾建築)》,以渲染技法描繪林安泰古厝,濃重的黑色線條勾勒出優美指向天際的燕尾曲線,磚紅色面示意出古厝的牆體,強烈的墨黑與磚紅簡潔體現了台灣傳統民宅的美學特色和精神。席氏在中國古建築體驗的撰文中提及中國傳統建築體現了天、地、人合而為一的宇宙觀;屋頂的曲線尤具代表性,流暢、舒展、不緩不迫的氣勢,具有一種撼人的美感。在這件兼具建築史料與藝術價值的創作中,我們可深刻體會席德進所言:「台灣古屋是我汲取不盡的靈感泉源,它指引著我繪畫的道路,向藝術領域探索。」 席德進自1966年歐美遊居返台後,投入台灣民間藝術與傳統建築的田野踏查,1970年代林安泰古厝的保存,席氏從文化觀點奮力疾呼「我們已沒有那種高超的技藝來重建一幢林安泰。何況那種古代的神韻與那時代的精神,根本無法複製。」以及「古蹟一旦消失,是人類整個文化的損失。」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