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房(中庭)

席德進1960年代後期從歐美遊歷返台後,投入民間藝術和建築的探訪,1970年代更受邀至大專院校建築系所授課,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建築研究者李乾朗(1949-)。李乾朗在記述與席德進下鄉查訪古屋的文章〈古建築像個老朋友〉中提及,當年資訊不發達,兩人是循著林衡道教授(1915-1997)的書為線索一一踏查,林教授的名言「看古蹟如看花,慢了看不到」是當時台灣社會現實下古建築隨時瀕逝的迫切危機寫照。 這件名為《民房(中庭)》的作品,據李乾朗〈席德進的古建築緣〉一文記述,及其著作《古蹟新解:珍重故事的舞台》書中拍攝席氏作畫照片,兩相對照,這件作品很可能為1976年兩人偕伴拜訪台中神岡大夫第(社口林宅)時寫生所繪,席氏以水彩胸有成竹地描繪了院落內的書房/酒樓(現已倒塌不存)。畫面大色塊的黑、白、紅色調來自古屋本身的配色,厚重有力的線條,反映宅第屋脊莊嚴樸拙的造型,也飽含畫家鑽研書法的內蘊;這件作品充分反映題材對象是傳統的,然而源自畫家之手盡顯俐落簡明的現代氣息,道盡席氏對於古屋所反映的地方文化特質的捕捉,以及以傳統蓄積出其藝術成長的內在能量。這件水彩同時也是一幅民間古建築的珍貴紀實紀錄。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