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1966年回國,開始有意識地關注台灣民間建築,1968年後,他經常深入窮鄉僻壤,探尋古傳統之美。由畫家所攝的建築幻燈片,得知此處應為台北深坑的黃宅牆門。古宅的各個部分席德進皆有自己的見解,以門而言,他認為位處偏側的位置可能出自風水,與屋宅原處的自然環境有所關連。畫面中,大門在畫面右側,牆面是淋漓酣暢的磚紅流淌,原牆角處並非綠色的色面,畫家以自己擅長的色彩配置來創作,透過紅綠對比色產生空間立體感,用線條描繪輪廓,簡要以幾筆褐線、綠線突出建築的結構,強調立體感。而遠山同樣是運用暈染的方式,但色澤較為濃郁,下筆力道較重,凸顯起伏的稜線和堆疊的山巒。 此作的色彩組成簡練,卻能表現牆面與山巒的空間景深,是席德進用色的獨到之處。水平畫幅讓紅牆綠山左右延伸,彷彿能讓觀者接續未竟的畫面,繼續想像該時場景。這種想像與畫面情境便帶給人寂寞、孤獨,精神卻亙古流長之感。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