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一直熱愛以自然山川景色與傳統風土民情為題材,旅歐歸國後的創作,在技巧與媒材上更是融合水彩、油畫、素描、水墨等東西方的特質與思考方式,而非特定素材的技法。此外,1970年代其趨向「中國風」的畫作風格,讓席德進的許多作品難以媒材作為區辨其為水彩或水墨的基礎,因此現多以墨色與色彩運用的程度做為其作品分類的依據。 此作中遠景中的高山,以富含水分無筆觸且多層疊加的渲染方式,製造山巒延綿效果,利用混合藍與紫的灰色,與色彩間的留白和暈染,讓遠景產生遠山薄霧的氣息。近景則使用鮮豔的黃綠色破除灰色調的平淡,又點出整幅作品的亮度,使原本灰濛的色彩的豐沛與明亮,讓畫面在平視與遠視之間,增添空間感與深度。 因迥異於中國大陸型的氣候與地質文化,台灣的風土景物是難以使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去作描繪。席德進所留下的台灣景色,除了畫家本身對於不同創作技法的掌握外,更是因為畫家對於這片土地投入熱情的觀察與創作嘗試,也因此才能生動具體地描繪出台灣風景的特質。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