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景

席德進曾在《水彩畫法1.2.3》中表示自己的創作,除講求融合中西的媒材與方式,更是揉合自己對於各類藝術鑽研後的體悟成果,更認為現代繪畫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創作技法。 《山景》的構圖看似簡單,但席德進利用天空、山、水、岸、船將畫面分為五個層次,製造出層層疊疊,綿延不絕的空間感。此外,席德進並未對天空作太多處理,而是利用留白的方式,搭配繪製山巔時紙質所產生的暈染效果,來呈現山嵐間空氣的朦朧與水氣。在水面部分,觀者可分別從席氏在描繪岸邊與水面之間洗掉的水痕、飽含水分的紙張在刷上顏色後的毛細現象、水流重力的處理等處理方式,看到其對於水份與顏料交叉的純熟運用,利用材料本身的特質,創造出最合適的畫面意境。 從席德進的作品中,可觀察到他在技法與課題上不停歇地的自我挑戰。席德進自1950年代時已是台灣知名畫家,卻仍終身不懈怠的嘗試不同的創作技巧與議題,更是其藝術能量能如此豐沛的主要原因。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