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具有水墨意味的水彩創作,是席德進藝事探索中發展出來獨具個人特色的風格與語彙。 此作約一米左右的寬幅,水平開展拉出北部濱海沿岸一帶山勢綿延入海的山海景觀,從高處的九份俯瞰遠眺瑞濱海岸,望向汪洋中的基隆嶼,中景的深澳岬角與近景的山巒海濱,包圍出深澳漁港的港灣。是一幅與現場實景十分近似的創作,可見席氏對於寫生的堅持和臨場感的展現。 席氏論水彩創作曾言:「假如我們不是那麼狹義地解釋水彩畫,我們何嘗不可以說中國宋代的潑墨畫法不也是水彩畫嗎?所不同的,是中國畫以墨為主,以墨當色吧。」在這件水彩畫中,席氏捨棄以線條勾勒出物象細節的方法,直接在濕潤的畫紙上以大筆揮就山巒層次,借鏡水墨繪畫寫意式、墨分五彩的表達,傳達了層山重嶺、水氣氤氳的意象,直取台灣北濱風土地理條件下所造就的詩意景致。研究者鄭惠美(1956-)指出席德進晚期水彩表現出「台灣山水.中國意境」的成就。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