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體

相較於女性身體的概念圖式化表現,研究者陳秀珠則針對席德進在不同性別裸體畫表現提出其研究判斷,她指出:「席德進的男性裸體畫則都是以真人為對象所繪。」這其中的差異在於裸體(Nude)和赤裸(Naked)的區辨,裸體象徵著身體形式美感的貼附,具有觸覺性感知的赤裸相形之下,就更顯出對於身體摸索的真實性表現與情感的張力表現。《人體》一作,宛若貼近身體肌膚的觸覺感知,成為再現男性身體形象的意圖。炭筆素描的線條,穩健而挺拔的勾勒出男性人體的具體外型,僅著一件內褲的軀體,依然透顯出實際身體赤裸的肌理感,而那在明暗光線表現下的肢體皮膚與紋理,隱然就是作者對於描繪對象身體肯認的一種對話模式。 模特兒以單一手臂橫斜置放在胸前,將手掌攀附在左肩上,此舉所帶來的遮蔽效果,如同貼身褲的隱現功效一般,掀開了觀者對於赤裸身體的另一層觀看的判斷,亦即形式所無法剔除的裸體情慾的想像。畫中人物的身體感,透過橫置胸前的手臂與褲子,間接強烈地表現出創作者的濃烈情感,並轉而挹注到觀者的心思意念之中。因此,被繪者凝視的目光與其濃密的頭髮,在在強化了觀者對於真實身體的體察與自覺性的轉化,從而有辦法在觀看的當下,好整以暇的感受到眼前所見身體的真實性。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