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綜觀席德進的創作,蕭瓊瑞(1955-)指出題材上席德進關注的兩大重點,一是自然,二是傳統,即使曾經有一段時間投入進現代繪畫之中,席德進卻自認其抽象繪畫即是自然,深入自然並從鄉土之間尋求靈感,不過如此嘗試發展而來實驗性作品,卻使他掙扎於矛盾之中,因此席德進便放棄了抽象的語彙,轉而重回水彩的世界當中,並回想起居住嘉義時的南部風光。《風景》畫面中的構圖形式經常出現在席德進的作品中,便是在遠距離的視角下,將景物以前中後三分的層次鋪陳,以水彩渲染出草木叢生的蓊鬱,而以深墨色塊描繪出水牛的形體,埋身於周遭草綠之中,中景部分則暈染出一塊低窪的土地,並連結後方朦朧的山林。席德進的水墨與水彩作品之間的分野並非涇渭分明,這兩種媒材的作品甚至可以互為參照,視之為一個整體,畫家在兩種媒材的運用上呈顯出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後期的作品,墨色與色彩之間的融合更為和諧,從中皆可發掘席德進所關切的題材以及構圖的形式。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