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作《廟》屬席德進晚期作品,席氏返台後致力於走訪台灣鄉間,描繪傳統的田野風貌。他探索並鑽研民間建築,以台灣鄉土題材為主要呈現,並融入中國藝術傳統技法予以描繪。當時,席氏以此創作出一系列的水彩與水墨山水畫,持續致力民間藝術的創作與研究。 畫中以廟宇建築的側方立面為觀察描繪對象,減去了壁面的繁華裝飾,改以黑色邊線,製造出強調建築造型輪廓的視覺效果。其線條融入書畫技巧,剛硬中夾帶和緩曲線。暈染的筆觸也賦予畫作動態感。建築下方以翠綠線條表現圍籬的意象,與赭紅的紅磚形成對比色彩,亦替方正的建築增添柔和氛圍,襯出鄉間田野的人情味與溫馨氣息。 席德進在遊歐返台後,寫生成為他創作生涯重要的一環,其意圖賦予作品生動且富生命力。而這樣的態度在此時期的作品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再加上求學期間接觸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藝術初期的思想,受其從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到野獸派(Fauvism)過渡時期作品色彩表現的影響頗深遠。席氏在色彩與線條大膽與強烈對比之外,沉穩、柔和已成為席德進晚年田野畫作的一大特徵。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