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1966年初,席德進自歐洲遊歷返回台灣之前,已歷經了四年旅外的時間,期間去到過美國紐約,也旅居歐洲各地生活,並觀覽各個國家美術館內的畫作。其深切體驗到藝術必須回到自己所生長與生活過的土地上,他回到台灣,畫出他眼裡不朽的台灣景致。《風景》一作,是席德進返台之後,致力於以親臨現場寫生的方式,並以融入中國的水墨意趣,描繪屬於台灣獨有的山水景色。畫面視點集中於於綿延疊嶂的山巒,近景的山用色厚重,以平刷筆觸展現山景的磅礡氣勢。遠景的高大山巒,以淡色且大筆觸的技法映襯,營造出近景山勢被包圍之感。與前景的矮房、民宅對比之下,更使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與山川之壯麗。同時,靜謐的畫面,亦反映出了席德進個人之於自然的生命體悟。 出處:郭芳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