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抽象畫(編號88)

席德進對抽象畫的探索,約可分為三個階段,1950年代中葉響應「現代繪畫運動」時期喜用暗明度色彩,保有較強的筆觸與質感;旅居歐美(1962-1966)期間,始融入民間藝術與建築語彙,物件輪廓逐漸清晰;而後回台的抽象畫,邁向光滑平塗、清晰邊緣的色面,可視為藝術家對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的進一步探索。 席德進常以廟宇的造型和色彩語彙回應現代藝術的潮流,《抽象畫(編號88)》每一個方形皆以紅色底,藍色為框,藍色外又逐漸轉白,其餘空隙以接近黑的咖啡打底,令人聯想起廟宇的窗櫺。另一方面,旋轉畫布成春聯般的菱形視角,以同等大小長方形對稱佈滿畫面,畫面中央完整呈現方形,使觀者在等量的空間中,自然聯想其餘不完整方形的大小;未完成的方形打破畫框的疆界,延伸出無限外擴的方形。席德進將傳統裝飾元素解構重組,藉由另類的觀看視角賦予其新的詮釋角度。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