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抽象畫(編號86)

1957年,在台灣戰後美術史上具有相當程度的指標性,帶領現代藝術運動的「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相繼於此年成立,席德進率先撰文以表支持,往後的五年期間,席氏也開始熱衷投入現代藝術風潮。 《抽象畫(編號86)》中,藝術家以古艷的紅色為基底,採取對稱式的構圖,中央安排土黃色矩形結構,再以直線刮刻,強調出如傳統建築般的紅磚材質構造。兩旁則是被隱蔽一半的深棕色基底菱形圖樣,藝術家同樣使用刮擦的技法,描刻出更細緻的花紋飾樣,使人聯想到傳統建築中,以石材雕刻而成的鏤空花磚。 席氏在1962年受邀赴美考察現代藝術,並受到時興的普普藝術(Pop art)影響,然而,他並未隨波逐流,深刻地反思後掌握自己理想中的藝術原則,從作品中展現人的情感以及民族文化傳統等內涵,形塑出如蕭瓊瑞(1955-)所言特殊的「中國式普普」。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