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1966年由歐洲回到台灣以後,觀察街頭景色,發覺民間藝術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遂投入研究,並將民藝品蒐集到住處,留心家具的造型紋樣、漆藝技術,以繪畫和照相的方式留下紀錄。 畫面中的椅子由木材構成,擁有較高的靠背條、搭腦,左右兩側扶手與靠背相連,使用者能夠安座在中央,依其造型判斷,為席德進家具繪畫中常見的太師椅。此作為系列作品的主角,與之搭配的,是左右兩幅直條的水彩畫《古物》,三件作品相互搭配成組時,與中國書畫對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席德進以水彩進行描繪,快速勾勒椅子外觀,在飽含水分的暈染技法下,模糊線條的邊界。左下角則以暢快的筆觸,書寫藝術家的簽名。 童年在四川農村居住的回憶,使席德進有機會認識農村的建築與家具,對於這些物件的歸屬感,也延伸到台灣的農村家具當中。椅子在家庭當中,是與使用者最親近的家具之一,其造型也富有變化,提供席德進在描繪家具時,提取造型靈感、追溯文化起源的依歸。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