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草

席德進在1960年代後,描繪了許多民間建築和藝品的外觀,加以保存、記錄,並將它們自由的造型與鮮豔色彩引入繪畫當中。過去陶製器皿在人們的生活中,擁有多樣化的用途,隨著現代量產家具的盛行,逐漸遭到人們陶汰。 《蘭草》所描繪的植株盆栽,被置於色彩淋漓的陶製花台上,後方則是屋內的櫥櫃。畫面中的植株簇擁叢生、纖長的莖葉呈流線狀,中央為綠色,兩側綴有白線,部分葉片稍微捲曲,以植株外型推斷,可能為常見的居家景觀植物「吊蘭」。畫面中,對於植栽和器皿外觀不以寫實的方式描繪,著重在色彩之間的搭配與平衡。畫中所描繪的花台,在席德進的家居收藏中有相似的款式,他也在文獻中提到,在清代科舉、官紳富豪人家的花園中,陳設有翠綠琉璃釉色的鏤空花台。花台頂端台面平整,可以放置植栽,頸部稍作修豎、肩部拓寬,並以圓滑線條垂至地面。花台器身鏤空,被飾以纏繞的紋樣。而在席德進所調查、整理的陶器當中,還有一種相似的器物,可以當作作凳使用。陳托植栽的花台,被施以層次不同的綠、黃、青等釉色,與植栽相得益彰,用色大膽,凸顯了常民生活的美學智慧。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