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群牛

畫家席德進50年代從現代主義正盛行的美國回台後,致力於研究台灣建築、民俗民情和生活百態,他認為唯有從自己的土地,尋找藝術的根源,才能真正探得藝術的本質。他從台灣民俗民情和生活百態中 同樣感受到本身中國文化的親切和生命力,於是描繪了許多台灣建築與民間活動。此件作品,是台灣早期尋常可見的放牛景象。 3、4個牧童,帶著自己的牛正在休息,牧童們蹲踞地上,悠閒聊天,一派安樂的景象。畫面背景並未做詳實的描繪,但由畫面空間與主體的對比,讓人有空間遼大之感,頗具東方文人畫的空間想像。畫作筆觸細膩,人物與牛隻的黑線輪廓,下筆自信肯定,猶如木刻版畫的趣味,整件作品色調古樸,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作品。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