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孩子與海(海濱少年)

1966年3月,席德進結束旅居歐美的生活,重回闊別四年的臺灣,望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炙熱的陽光,把我三年在巴黎感受的灰色調子,一抹而去。汗水像冬眠了三年,一齊爆發出來,我喝了太多的茶水,也止不住渴。」回國後,席德進進而關注臺灣的傳統建築與民間藝術,鄉土人物風情也不免俗地出現在他的作品中。肖像人物一向是席德進熟練的主題,除了仕紳階級的委託或是國外留學時遇見的外國人,市井小民與少年也是藝術家關心的題材。此作品描繪了海濱少年,他們之間沒有互動,只是漠然地站立,其中一位男孩有著炯炯有神的大眼,豪不畏懼地朝觀者的方向襲來,傳遞了年輕人才有的堅定眼神。藝術家特意將少年們的身軀拉長,與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人物有幾分神似,畫面中以大量的褐色表現其健康膚色與光澤,後方平靜的海域有少許船隻點綴,即使是看似酷熱熱情的場域,整體仍流露出一種憂鬱、疏遠的氛圍。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