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門神

席德進在歐美遊歷期間,參觀當地的美術館與畫廊,接觸國外收藏的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例如漢代畫像磚、彩繪陶馬、石刻、陶瓷、書畫等,開啟其自1964年的轉變。此階段席氏以對比色彩平塗,對稱元素排列組成,並帶有中國民間藝術的元素,例如:壽桃、扇面、門神、石刻陰刻與窗花等。 此作《門神》,畫面由外往內共分成三層。第一層左右各一直立紫色長條形及一黑色圓形,猶如中國傳統建築帶有門銜的門板;第二層為黑底的方形,於上方及左右皆有一紅色長條狀,似一副春聯,下方則有香檳金的長方形,以中國漢代畫像磚的陰線刻,刻畫白色線條的馬匹造型;第三層為紫紅色的正方形,外框由多條白色重複線條組成,於內出現兩尊由長形塊狀顏料形塑的門神,下方的馬匹雕刻配合身著軍裝的門神。在構圖方面,描繪對象與顏色皆兩兩呈鏡像對稱,在顏色使用,紅色與黑色,橘色與藍色,互為對比。又根據朝中心內縮的紅色長方形,引導觀者視線由外往內層層遞進,聚焦於畫面中央的兩尊面面相對的門神,進而顯現全幅各元素間的左右呼應與和諧。 總結此作,席德進採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塊狀的組合及互為對比的色彩,勾勒中國藝術的元素,回歸並找尋自身文化與藝術脈絡的精神。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