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抽象畫(編號17)

席德進1962年受邀到美國進行訪問,隔年至歐洲考察,直到1966年歸台。而其抽象繪畫發展的歷程,介於歐美遊歷前後的期間。席氏1963年在紐約寫給莊佳村(1942-)的信中曾說:「追求藝術必須把握著藝術永恆的原則──人的感情。當然時代的思潮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還有民族文化傳統,這樣總不會走失。」說明儘管在歐美飽覽形形色色的藝術樣貌,席氏仍時時強調關照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性。 《抽象畫(編號17)》屬於席氏後期的抽象油畫作品,特徵為以歐普藝術(Op art)的風格形式,描繪含有中國元素的題材。畫面可區分成三大區塊,中間由白色扇形圖形組合紅底桃紅邊的亞字形圖案,內有黃綠色的植物造型。背景下半部為以橙、紅、桃紅、碧藍及群青色構成的,向下發散的三角形色條。背景上半部為綠色、碧藍及群青色組成的菱形,後方還有紅色及深藍色的色塊填充,整體呈現規律對稱的形式,以及冷暖色調間的對比。 綜觀全幅,席德進以白色的扇形形狀吸引觀者的注意,進而專注於置中的亞字形圖案,當中的紅色亞形圖案邊緣出現發亮的清楚輪廓線,顯露出硬邊藝術(Hard-edge painting)的特徵,加上紅綠色間的對比,該幅可能處於歐普藝術轉型至硬邊藝術的階段。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