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嘯太虛

楊英風台灣宜蘭人,曾先後求學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 (現東京藝大)建築系、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系,並於1960年代前往義大利國立羅馬藝術大學雕塑系學習研究。曾任國際造形藝術協會中華民國代表、中華民國空間藝術協會常務理事、台北市建築藝術學會理事長,曾任教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文化大學、淡江大學,銘傳大學等。 1943年就讀於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時,受到吉田五十八老師的影響,在回到北平輔大就讀時,研讀中國古籍、太極拳與探訪雲門石窟等,領略思索中國文化的精神。在義大利旅居三年的經驗,促使楊英風對於東西文化有更深的體會,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與美學觀開始成為他創作雕塑的重要元素觀念,並以不繡鋼材質為東西文化融合提出一種可能性的嘗試,在其作品中常以「龍」、「鳳」等象徵圖騰來傳達中國文化的精神。 作品《龍嘯太虛》即以流暢、柔軟的帶狀線性變化,顛覆了人們對金屬材料堅硬的既有概念,也營造出翻騰長仰、氣勢高昂的態勢。除此之外,他借不鏽鋼明亮華麗的鏡面感特質,由柔軟、曲折的造型;將其四周林木、草地的大自然之美,幾經翻轉全然攝入其中,使之具有無限變化的色彩與景物。 出處:陳達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