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仙樂風飄

作者1916年生,廣東萱嶺人,國立杭州藝專雕塑系畢業。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執教於國立藝專雕塑組及雕塑科,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灣藝專畢業的雕塑校友中絕大部份都是丘雲的學生,丘氏對台灣戰後初期的雕塑教育之貢獻,極為重要。作品的表現慣以人像雕塑為主,曾經因台灣省立博物館的邀請,塑造原住民代表人物的雕像。此外,他也曾為許多政府機關與學校塑造無數的民族英雄紀念像以及政治人物像,其作品著重形象與神韻之生動詮釋。除此之外,早期台灣的雕塑家,主要以黃土水以及陳夏雨、蒲添生等人的寫實雕塑像為聞,他們代表著留日派的台灣本土雕塑家,然而丘雲則是代表著由大陸來台的寫實雕塑家,與本土派共同成為影響戰後台灣人像雕塑的兩支平行力量。 《仙樂風飄》此件作品所塑造的情境即忠實的呈現出人們聆賞中國古樂曲音樂會的情況。將作品擺置於戶外自然的寬廣空間,人物的衣著裝扮加上因踩在象徵雲紋的高台座上,使人感受到如同仙女下凡般的意境。人物專注的彈奏樂器,在樂音中身體與裙襬都不由得優雅搖晃著,弧形線條不斷結合輕緩起伏的塊面肌理,細膩的表現出裙擺飄逸的感覺,透過人物的動態以及空間所創造出的情境氛圍,使觀者產生無限想像並陶醉其中,久久無法忘懷。 出處:楊文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