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鎖.面具.現代人

《鎖、面具、現代人》此一作品,主題就是一篇說明書,指出「物件」(Object)就是「內容」。但它確實並不是「物體雕刻」(Object sculpture),它反倒是一件「完形」(gestalt)的作品。「完形」告訴我們已經用知覺找到了事物的整體。本作品主要的部分是「人」,人的形體是「內斂的」,力量向腹部凝聚,讓軀幹與腿之間不留空隙,雙肩也是向內緊縮的,雙手又復向內擠壓,頭與頸向下壓迫,除了一隻腳平放向外釋放外,幾乎凝縮成一團塊。羅丹(Rodin)的《我是美好的》作品,見到一個極度凝縮的形體,其凝聚的力量極為強大,這一力道也可以反方向外爍,在觀者視覺心理上獲致平衡。《鎖、面具、現代人》作品裡的人體,接受了內聚力,它也具有外射的反作用力存在其中。本作品強調了肉體的肌肉,用比較粗糙的觸感經營它的雄壯,彰顯了19世紀寫實主義以來「壯美」的「共相」(Generality)。 出處:劉坤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