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畫像

黃清呈(1912-1943)生於澎湖縣西嶼鄉,由於對雕塑有深厚的興趣,1936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是繼黃土水(1895-1930)以來,少數幾位赴日學習雕塑的前輩藝術家。此外,黃氏也曾加入呂基正(1914-1990)、張萬傳(1909-2003)等人成立的「行動美術集團」(MOUVE),雖以雕塑見長,但在油畫方面仍創作不輟。後黃氏接受北平藝專的教職聘書,在乘船回臺的旅途中不幸被擊沉,卒於1943年。 黃清呈以人物畫與人體雕塑見長,此作《自畫像》為其少數僅存的肖像畫之一。畫家以微微傾向右側的臉面向觀者,為身著西裝的即胸半身像,畫面整體以大量褐色、黑色構成,形成明度甚低的調性,頗具傳統學院繪畫的風格特色,而來自畫面左方的光影照亮於藝術家臉龐,可見其外光派技法的應用。在此幽微的光線下,畫家的筆觸也帶有模糊、朦朧之效果,他著重於面部的光影細節描繪,但並非真實地將人物五官刻畫出來,即便如此,向上揚起的眉毛為其表情添加了幾分嚴肅與堅毅之氣,充滿畫面的暗色調子又更添此氛圍。除了面部之外的描繪,畫家以接近黑色色調、大塊面的筆觸表現之,而背景則以奔放隨興的筆法,或橫或豎地填充於其中,達到畫面的完整性與一體性,藉上述特點,皆可見其光影描繪的扎實功力。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